落户津冀京企将实现政策资质市场等互通
2016-09-29 来源:未知 浏览:
落户津冀京企将实现政策资质市场等互通
为推动京津冀三地实现协同创新,北京将在“十三五”期间建立围绕高新企业三地互认,人才库、项目库等三地互通,新技术服务重大需求等相关政策、资源、市场互通机制,加速实现三地协同创新。这是记者从23日举行的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加强国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发布会上获悉的。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闫傲霜在发布会上指出,作为国内科技创新中心,北京将加速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形成区域协同创新中心。
科技政策互动
北京市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处处长林晓峰介绍,在科技政策互动机制方面,北京将研究在京津冀区域实现高新技术企业互认备案、科技成果处置收益统一化、推行创新券制度等,探索风险共担和利益分享模式,让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在相关地区落地。
促进资源共享
同时,北京将整合自身科技信息资源,促进三地科技项目库、成果库、专家库、人才库等资源互动共享。加强三地技术交易团队培养和技术转移机构培育,促进三地技术市场交易一体化,支持新技术新产品(服务)和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服务京津冀三地生态环境治理、产业转型升级等重大需求。
构建三大平台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闫傲霜说,北京还将推动构建创新资源平台、攻关平台、成果平台,推动三地创新创业实现协同,促进科技成果在京津冀区域内落地转化。
《北京加强国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
《方案》摘要
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
整合区域创新资源,打造京津冀创新发展战略高地。加强宏观指导和政策支持,结合产业链布局需要,培育具有产学研协同特征的科技企业集团。完善协同创新体制机制,推动科技创新政策互动,建立统一的区域技术交易市场,实现资源要素的互联互通。建设协同创新平台载体,围绕钢铁产业优化升级共建协同创新研究院,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共建科技孵化中心,围绕新技术新产品向技术标准转化共建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围绕首都创新成果转化共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等。实施协同创新工程,围绕生态环境建设、新能源开发应用、废弃资源利用等重点领域开展联合攻关,围绕钢铁、建材等传统产业转型发展共同开展创新试点,围绕工业设计、科技服务业、文化创意等领域共同组织新技术应用示范等。
总体思路
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总体要求,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主要载体,以构建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创新体系为强大支撑,充分发挥中央在京单位作用,充分激发人的创新活力动力,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推动科技和经济结合,构建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加强科技创新合作,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持续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发挥引领示范和核心支撑作用,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强大动力。
发展目标
北京国内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是全球科技创新引领者、高端经济增长极、创新人才智选地、文化创新先行区和生态建设示范城。发展目标是:到2017年,科技创新动力、活力和能力明显增强,国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初具规模;到2020年,国内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引领国内;到2030年,国内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更加优化,为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提供有力支撑。
重点任务
一是强化原始创新,打造世界知名科学中心。统筹推进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技城建设,超前部署基础前沿研究,加强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培养,建设世界一流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二是加快技术创新,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实施技术创新跨越工程,夯实重点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创新成果全民共享。三是推进协同创新,培育世界级创新型城市群。优化首都科技创新布局,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引领服务国内创新发展。四是坚持开放创新,构筑开放创新高地。集聚全球高端创新资源,提升开放创新水平,使北京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引领者和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五是推进创新改革,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加快国家科技金融中心建设,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推动政府创新治理现代化,加快央地协同改革创新,持续引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
关注天津招商:省时、省力、省心、省钱
企业享有优质惠的政策,贴心的服务,点击进入税收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