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将助推传统产业园区转型升级
2016-06-03 来源:未知 浏览:
我国产业园区目前面临重复建设、同质化和恶性竞争等问题,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产业园区的转型升级(爱基,净值,资讯)带来契机,通过互联网+产业园区,可以将传统产业园区彻底改头换面,实现园区的转型升级。但是目前我国信息化推广相对滞后,基础条件不足,因此需要“两步法”有序完成互联网与产业园区的对接。首先步,通过互联网+产业园招商、互联网+金融资本、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和互联网+产业集聚,完成对传统产业园区的初步改造。第二步,加强信息化基础建设,对传统产业园区进行深入改造,建设智慧园区。
我国产业园区的发展现状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的定义,产业园区是在一大片的土地上聚集若干个企业的区域,早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英国和美国,作为克服城市中心日益增加的物业成本和环境污染成本,选择在郊区建设投资的一种产业地产。随着信息技术的出现和高速公路的发展选择在城市之外开发产业园区成本越来越低,为了进一步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各国纷纷效仿在城市周边建设各种不同类型的产业园区。在我国产业园区起步较晚,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始逐步地推动产业园区建设,直到近几年,产业园区发展迅速,截止到2014年,我国共有国家 级产业园区477家,包括215家经济技术开发区、115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及147家其他各类国家 级产业园区;省级产业园区1167家,市级产业园区数不胜数,平均每个城市拥有4.8家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成为各地方经济增长主要的支撑点。
产业园区作为促进某一产业发展为目标而创立的特殊区位环境,是集聚的载体,是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调整升级的重要空间聚集形式,担负着聚集创新资源、培育新兴产业(爱基,净值,资讯)、推动城市化建设等一系列的重要使命。产业园区能够发挥集聚效应,可以产生明显的外部规模效应;产业园区有利于大批中小企业向专业化、社会化发展,产生较强的内部规模效应;产业园区促进了产业区域分工和新型产业基地的形成;产业园区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产生了较大的推动力;产业园区可以集中治理污染,节约治理环境的成本;产业园区可以促进一个地区产业的综合竞争力提高。因此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产业园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推动了各地经济的快速增长,但是随着产业园区数量的不断增加,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断凸显,产业园区开始作为政府在基础设施投资的重点区域,各地争相加大产业园区建设力度。
传统产业园区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产业园区基本上属于政府主导型,在产业园区发展初期,园区整体供不应求,只有通过提供有吸引力的税收土地政策保证园区招商,这样便吸引了大量企业进入园区,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到了发展后期,由于各级地方政府普遍缺乏对市场规律的认知,对地方经济发展缺乏统一规划,无法根据地方比较优势制定相应产业政策,导致城市产业结构出现同质化,同时地方竞争的压力又迫使各地方政府不得不加快上马各种产业园区,便进一步导致了产业园区产业结构雷同、供给严重过剩。招商通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产业园区整体空置率高达43.2%。即使在商务发达的上海,商务园区的空置率也超过10%,部分园区空置率超过20%。过高的空置率减弱了产业园区的实际作用,造成了资源大量浪费。这种供给的过剩和浪费使得各地产业园区缺乏核心竞争力,为保证园区的招商引资,各产业园区不得不进一步以压低租金和售价以及变相政策优惠等方式吸引招商,出现了为追逐企业入园的恶性竞争局面,导致大部分产业园区无法形成产业集群,难以发挥明显的规模效应,多数产业园区内产业链条短,难以形成集聚规模。
从产业园区的发展趋势来看,产业园区经历了四个阶段:以生产型园区为驱动的1.0版本、以效率优先的产业园区2.0版本、绿色生态产业园区区位驱动的3.0版本和以人为本的4.0版本。但是我国产业园区目前面临重复建设、同质化和恶性竞争等问题,仍然徘徊在从产业园区1.0版进入2.0版的阶段,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常态”下国家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的产业园区亟须进行转型升级,扭转目前产业园区发展的不良局面。但是如何转型升级对于产业园区这一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是一个重要难题。
将互联网引入产业园区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深入人们的工作生活,互联网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它改变了工作与生活方式,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消除了信息不对称。对于产业园区来说,互联网可以带动园区人才、信息、资金的链接,依托园区链接城市、链接创新、链接服务、链接生活,改造传统产业园区,将互联网资源整合到产业园区里面,对园区企业进行服务,颠覆传统的招商模式,创新产业园服务内容,为产业园提供了更多的渠道、更的信息、更开放的思路,让产业园自身产生裂变。同时互联网可以将传统的产业园区打造成新式产业园区,创造更加便利、更加效率高、更加舒适的智慧园区,解决产业园区面临的恶性竞争和同质化严重两大难题,将资源招商型向品牌经营型转变,将企业集中型向产业集聚型转变,从而实现传统园区向智慧园区成功转变。互联网+产业园区是产业园区2.0版的支撑,是产业园区3.0版和4.0版的基础,也是未来产业园区的发展方向。
1.对传统产业园区的初级改造。
实现互联网+产业园区,打造智慧园区,是产业园区进行改头换面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步骤。但是就目前我国产业园区的发展情况和信息化水平来看,我国的产业园区无法一下子进行彻头彻尾的改造,转型为智慧园区,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过渡。实行“两步走战略”:先成功实现互联网的引入,部分地区先试先行智慧园区建设,后面再升级到智慧园区。在前期信息化水平不足的情况下,通过实现互联网+产业园招商、互联网+金融资本、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和互联网+产业集聚的方式来完成对传统园区的初步改造。构建链条、整合资源,依靠互联网建设的资源平台进行信息的收集,并根据产品技术和市场需要进行数据化分析,帮助企业更清楚地了解市场和技术走向,帮助园区企业专利技术成果转化应用以及设备购置及租赁,节约交易成本。通过互联网使企业与资金供给方进行匹配,与各个投资公司以及股权交易中心在平台上建立对接,用挂牌融资的方式来为企业吸引优质资金。同时互联网既搭建了平台又能提供全方位服务,依靠技术迫使政府实现从管理到服务的角色转变。互联网优势在于融合,产业园也不再是单一的个体,而应当是聚合的整体,帮助产业园区之间实现协同,避免恶性竞争和同质化,同时又能够发挥集聚效应,让更多的相关产业进入园区,实现产业的集聚效应。
2.智慧园区建设。
在实现了互联网的顺利引入之后,就要对传统产业园区进行深入改造,建设智慧园区。智慧园区实际上是更进一步的互联网+产业园区,是互联网和产业园区的完 美结合。智慧园区是涉及多种技术、应用于多个领域、服务于多个对象的多维立体的复杂系统,总体以园区所掌握的人才资源、技术资源、资金资源为基础条件,以面向“公共管理、基础配套、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安全保证、社会服务”等领域的六位一体园区为总体布局,以云计算、物联网和泛在网络为技术支撑而建立起来的具备自我组织、自我运行、自我优化能力的智能发展空间。
智慧园区的发展路径,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要素驱动阶段、技术驱动阶段、创新驱动阶段(见表)。当前,我国大多数智慧园区都处于要素驱动向技术驱动转型的阶段,还处于智慧园区发展的初期。
智慧园区的建设,需要更高层次的信息技术要求,对智慧园区的信息技术建设的实现需要对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及数据层四个方面信息技术的实现。需要通过建立基本的通信网络、互联网络和物联网络等方面支持。因此建设智慧园区需要一定的基础,就我国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智慧园区建设还相对滞后,信息化程度不高,很难短时间内在国内铺开,在实现互联网的引入之后,还需要做进一步铺垫和补充。伴随着国内智慧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虽然有部分地区产业园区开始投身于智慧园区建设,如苏州工业园区和上海漕河泾工业园区等,但是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园区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条块分割、缺乏统筹规划;园区信息化管理体系尚不成熟;信息化意识不强等。因此,今后我国在智慧园区建设方面应该进行有针对性的组织协调,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推进机制;逐步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推动标准规范的制定和实施,促进园区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加大宣传、培训力度,不断提升园区信息化认识,为之后推行的智慧园区建设奠定基础。